語泓 當前離線
論壇元老
TOP
原帖由 錢易 於 2009-8-13 19:46 發表 布列松曾言, 在所有的表現形式裡, 唯獨攝影可以捕捉到瞬間…..一個作家可以天馬行空的寫作, 時間的順序對於作家而言不至於構成任何障礙, 然而對攝影而言, 瞬間一旦消失, 它便永遠的消失了. 感覺有綁架布列松的嫌疑耶. 還是像錢老講的 " 小題目不大做, 有誰來理會"??
原帖由 liansongchen 於 2009-8-15 21:51 發表 所以,如果語泓認為按下快門的那一個Moment在整個事件中對他而言是最Decisive的話,那至少也是50%的Decisive了。 這組片子中有布列松的影子就夠了。 易姐,還是不要讓語泓做布列松第二吧。 我們要語泓第一。
原帖由 錢易 於 2009-8-17 21:06 發表 原本以為你會引用十七世紀天主教大主教 Cardinal de Retz 的那句“世間的每一個瞬間都有其意義”的話耶. 唉, 現成的利器 還有, 也許你不知道, 這句話正是布列松決定性瞬間的靈感來源. ...
原帖由 liansongchen 於 2009-8-17 22:47 發表 易姐的這番討論讓我想起 T.S. Eliot 對于什么是詩的定義所說的一句像是廢話又不是廢話的感慨。 他說,“詩的定義史是一部錯誤的歷史”。
原帖由 liansongchen 於 2009-8-17 22:47 發表 如果那一瓢水只是自己喝,那他愛怎么取就怎么取,只要解自己的渴就是了。 這又有點像唱歌,自己在浴室里唱,自己高興就行。 但是要是有旁人的話,還是有起碼的章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