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- UID
- 3
- 帖子
- 2654
- 積分
- 5592
- 威望
- 5592
- 金錢
- 10453
- 閱讀權限
- 90
- 在線時間
- 289 小時
- 註冊時間
- 2007-9-16
- 最後登錄
- 2015-2-25
|
1#
發表於 2009-5-29 00:54
| 只看該作者
飽蠹閣題記
中國人相信“不朽”有三個辦法:“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废,此之谓不朽。”(《左傳·襄公二十四年》)
孔颖达疏:“立德,謂創制垂法,博施濟眾,聖德立於上代,惠澤被於無窮...立功,謂拯厄除難,功濟於時...立言,謂言得其要,理足可傳,其身既沒,其言尚存。”
立德立功有賴於時勢,所以大多數讀書人會選擇相對容易的立言。李賀有一句”誰看青簡一編書,不遣花蟲粉空蠹“,感慨作者苦心所著,卻無人去讀,而徒飽了蠹魚之腹。這大約是每個夢想靠立言而不朽的作者的噩夢。
當然,即使有人去讀這些“青簡”,是否明白作者的本意,卻又是另當別論。如當代文論大家Harold Bloom的説法,後輩對前輩作家的有意誤讀是超越前人,自創一家的必要手段。而羅蘭巴特更是宣布“作者已死”。這些理論怕是要讓大多數古典作家寒心,自己的作品,與其讓這些不知深淺的世人有意無意地誤讀,還不如喂了蠹蟲。
癮影怡藝的讀書版,主要是要收集一些有趣的書,以饗書蟲們。新鋪面的開張,自然想到請名人題匾。此間有不少朋友私淑錢鍾書先生,便集了他的字湊作版名《飽蠹閣》。
注:牛津大學圖書館(Bodleian Library)是歐洲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,其規模在英國僅次於大英圖書館(the British Library)。錢鍾書先生求學牛津時,曾在此閲讀了大量書籍,並將Bodleian Library戯譯為“飽蠹樓”。他在“飽蠹樓讀書記”第一冊上寫著如下幾句:“廿五年(一九三六年)二月起,與绛約間日赴大學圖書館讀書,各攜筆劄,露鈔雪纂、聊補三箧之無,鐵畫銀鈎,虛說千毫之禿,是爲引。”(楊绛《錢鍾書手稿集》序) |
|